翌日。
苏家糖水铺刚开铺子不久,马峥定了一车水进铺子,身后传来了牛车的声音。
马峥还在纳闷这水车的速度怎么这么快。
“杨宇,杨二郎,你们来了!”苏凝正将板凳从桌子上放下,见着外头两辆牛车,面上十分高兴。
但见到他们满是露水的衣裳时,便知他们起的很早。
“你们怎么也不披个蓑衣,都快十月了,一早一晚也冷了些。”苏凝连忙让他们进铺子。
方翠芝已经点燃了灶台里的火,开始熬糖水,准备给他们一人来一大碗。
杨宇与杨二郎将牛车上停稳,开始一筐一筐的往铺子里搬,免得一会儿来了客人耽误了。
马峥也跟着他们一块儿卸货。
苏凝拧不过他们,便只好先去把早上的烤番薯和板栗的分量取了出来,如今铺子里的食客渐渐稳定,每日卖多少,各自心中都有数。
六大筐番薯和五筐板栗还有一车柴火全都搁进了小屋里。
瞧着屋里堆放的东西,大伙儿面上高兴。
方翠芝舀了糖水过来让他们喝下。
杨宇瞥了一眼杨二郎,见他接了,这才接了过来。
“坐下一块儿喝吧,这会还不到码头上工人们吃饭的时日,你们快坐,我还有事儿同你们说。”苏凝将早早备下的木匣子递了过去,里头装的是散碎的铜钱和一两银子。
“这……这太多了!”杨二郎望着苏凝给的银钱,之前苏凝就已经给了定金了,哪里还需要这么多。
苏凝笑着道“这三百文铜钱给你们串好了,这一两银子里头有你们四人巡山的工钱,车马钱,还有鱼儿和嫂子剥栗子的工钱。”
见他们微微错愕,苏凝不由打趣“你们两可不许多贪了,剥栗子可是个麻烦事儿,这么多栗子,鱼儿和她娘肯定没少受苦吧!”
杨二郎微微点了点头,陈鱼那孩子要强,不光跟着他们去山里头背栗子回来,剥栗子丝毫不让他们插手,自个那十根手指头起了泡,扎破了手都不喊疼的。
“你回去同她们说,让他们甭省着,银子慢慢挣总能有的,人才是最重要的。”苏凝听到烤炉里爆裂声,起身去翻动了一下,又坐了过来。
“杨叔、杨婶儿他们可还好,地里的棉花该掐叶子了吧!”
杨二郎喝了一口糖水,身子渐渐暖和了起来“爹按你说的已经开始带着乡亲们掐叶了,只是陈家村的人不信你的话,他们有的大多数都没掐,说咱们是霍霍庄稼。”
苏凝没与杨二郎争论,反正方法她该说的都说了,至于做不做那就是他们自个的事情了。
“杨叔是种地的好手,将来杨家村肯定比陈家村过的好,你回去帮我给杨叔带个话。”苏凝道。
方翠芝起身去捡了烤好的番薯过来递给众人面前,没有干预他们谈话,和儿子坐在另外一张桌子上吃饭。
杨宇与杨二郎见大家都有,便没推拒。
“冬日快到了,这番薯也不能总挑个头,剩下的那些小的你让杨叔都洗干净去了皮,对半切开放在锅里蒸熟,然后再放到竹篾里晒个四五天送来,天气若是不好的话,咱们屋里不是有炕,放炕上烘干也成,那样花的时间更短。”苏凝同他道。
这番薯他们都是烤或者蒸熟了直接吃,对于这种法子还是第一次听说,但苏凝这般说了,他便应下了,答应将这法子回去告诉爹。
能将剩下的那些小番薯卖了,大伙儿也能得些银钱买些米面吃了。
“但有一点我得同你们说好了,晒好的番薯干得干净,不能让人吃了闹肚子,毕竟我这是要卖的,万一有人在我铺子里吃坏了肚子,那往后我可不再你们村里买番薯了。”苏凝板着一张脸颇为严肃。
“嗯,我们明白。”
“晒干后的番薯干